首页 科普文章 儿科学 特发性矮小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陈志衡:“矮胖”娃家长需要知道这个病!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陈志衡:“矮胖”娃家长需要知道这个病!

444    2022-11-17 15:42:26    陈志衡   


b4363d04103b3c42549ebc24d0ca2c4d-sz_668.svg?_tn_usage_=tn-image

专家简介


14887_jocg_1851.png


陈志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 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儿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湘雅三医院儿科副主任

  • 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青年委员

  • 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

  •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因诊断及标准化分会委员

  • 湖南省医学会发育行为学组副组长

  • 2005年硕士毕业于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研究所,2014年博士毕业

  • 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

  • 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多项课题

  • 主攻方向:小儿内分泌,生长发育,矮身材,性早熟,儿童保健,遗传代谢性疾病诊治。



“矮胖”娃家长需要知道这个病!

犹记得那天晴空万里,伴随着“哇哇~~~”的哭声过后,“小胖”我就此降生在这人世间。


别看我出生时个头就不小,但连吃奶的力气都使不上,整天只能贪睡在妈妈怀里,奈何家人尝尽各种方法都没能如愿,那时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眨巴着可怜的大眼睛望着家人,最终只能用勺子给我喂奶。爸妈带我去医院做满月体检时,体检的医生叔叔吓了一大跳,觉得这其中肯定有哪里不对,于是在告知我爸妈他心中的疑虑后,护士阿姨们就开始使劲给我抽血,痛得我一生铭记。


后来得知,不太幸运的我被“小胖威立综合征(Prader—Willi)”选中,成为了1/10000~1/30000发病率中的那个“1”,也因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胖”。


“小胖威利综合征”,又称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全名为肌张力低下-智能障碍-性腺发育滞后-肥胖综合征,是父源染色15q11.2-q13区域印记基因的功能缺陷所致。

 

28341_te6k_1606.png



我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答案。


01第一阶段

在度过了全身无力且吸吮困难的婴儿期后,父母开始逐渐加强对我的神经行为能力的锻炼。


02第二阶段

体力消耗使得我的食欲较前明显改善,甚至开始变得贪食;6岁那年我的体重迅猛增长,稳居同龄儿中的肥胖之位,但我不扛饿,胃好似一个无底洞,无时无刻不在寻找零食。这段时间的我,任何一点小事都能让我暴跳如雷,直到妈妈用她的眼泪和怀抱安抚住我。


03第三阶段

我没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去上学,一方面爸妈担心我身体吃不消,另一方面他们怕我会受欺负,因为“小胖”的形象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 —窄脸、杏仁眼、小嘴、薄上唇、嘴角向下……面容幼稚且特殊,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第二性征的出现明显滞后,身高更是落下一大截,“矮胖矮胖”的。

 

28283_66yk_9339.png




虽然从出生起就经历着常人不曾经历的困难,但“小胖”我其实也是十分幸运的,从何说起呢?那就从我的治疗开始说起吧。


该病的治疗采取涵盖内分泌遗传代谢、营养、运动、心理、康复理疗、新生儿、眼科、骨科、外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


医生叔叔说,根据我国《2015年Prader—Wi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与《2019年小胖威利罕见病诊疗指南》,目前这种情况是需要予以生长激素治疗:


一方面,因为我下丘脑功能低下,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不足,无法及时作用于垂体,使得其不能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及时刺激骨骼生长,从而没办法长高;


另一方面,我的“胖”,除了和后天的贪食懒惰有关,生长激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生长激素同样是促进人体调节代谢的关键激素,可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


指南中指出:建议在不存在明显生长激素(GH)使用禁忌证的情况下,宜早于2岁开始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以助肌肉组织发育、改善肌力,改善摄食能力并尽早纠正代谢紊乱情况。

 

28170_a6fz_9566.png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