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十一届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多年从事内分泌代谢科临床工作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着重于特纳综合征、性发育异常、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 “医工交叉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级基金项目一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横向课题一项,参与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工作。
鉴别晚长,家长应该怎么办?
晚长是正常发育的一种类型,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大都比较理想,而矮小者成年后多半都长不高,但这两者之间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家长需注意鉴别。那么鉴别晚长,家长应该怎么办?
一、通过遗传情况鉴别
遗传因素在身高发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其几率高达70%,也就是说孩子身高有70%的几率来自于遗传。如家族遗传身高比较高,尤其是父母身高都高于平均身高,那么孩子的个子一般都不会很矮。如果这时孩子的身高落后于同龄人,但发育仍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可能是晚长个,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会猛增。但有些父母身高本身没有优势,子女长大后大多可能偏矮,这种情况下不能盲目判定为晚长,应警惕是矮小。
二、通过后天环境鉴别
儿童的身高发育不仅受遗传因素影响,后天环境也很重要。若孩子从小就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且又经常锻炼身体,饮食较均衡,并不存在长时间挑食和偏食的问题,这类孩子的身高发育通常都有优势。若在良好条件下身高依然矮小,可能是真性矮小,而不是晚长。孩子经常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比较虚弱,甚至经常生病,这会对其身高增长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及时调整。
三、通过相关检查鉴别
1.骨龄检测
骨龄也就是骨骼年龄,可有效反映人体成熟度,可判断孩子是否能长高。检测骨龄的方法很简单,通常只需要拍摄孩子左手及手腕部位的X光正位片即可,可以观察到这个部位的骨化中心发育情况,包括骨化中心的数量,大小以及形态等等,然后据此判断骨龄,这里了解到的骨骼的实际发育程度,其属于生物年龄,可将其与实际年龄相对比,若与实际年龄相符,孩子的生长发育一般都是属于正常,有些儿童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小,那么晚长的可能性较大。若骨龄检测发现有提前发育的情况,甚至超过实际年龄一岁以上,多半是矮小,要及时干预。
2.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若体内生长激素缺乏,身高发育会受到阻碍,并不会晚长。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观察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功能,判断是否有生长激素缺乏的问题。不过这种激发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应用两种以上药物进行试验,若结果均为阳性,可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
3.甲状腺功能检测
儿童做甲状腺功能检查,通常是为了检查儿童有没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比如发现儿童患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过少的甲状腺激素容易影响身高发育,还会导致智力发育异常。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可以对该病进行诊断,若发现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孩子矮小属于真性矮小,而不是晚长。
本文为中立科普内容,不涉及任何商品推广。文中所介绍的治疗方案有明确适应证,需要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想采用该治疗,请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科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海纳患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